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线辣椒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线辣椒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露天种植线椒每亩定植多少株,株距和行距多少?
定植时可用穴栽、沟栽两种模式进行栽培,密植,根据不同品种而确定行距、株距,一般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线椒、菜椒每穴一株,每亩栽种株数为3500株左右;朝天椒每穴两株,每亩地栽种株数为6500株左右。
猪大肠辣椒种植技术?
猪大肠辣椒是一种适合在粘土、重壤土、低洼盐碱地或pH值为7.5~8的地块上生长的辣椒品种。在种植猪大肠辣椒之前,需要选择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前茬以小麦、大麦、玉米、豆类作物为宜的地块。整地时需要将充分腐熟的羊粪和磷肥撒入土壤表层,并进行耙平作畦。辣椒对土壤的适应较差,根系呼吸好氧,因此土壤的翻耕应该做到齐、平、松、碎、墒、净的标准。
猪大肠辣椒的移栽前需要铺膜,一膜2行,株行距为25-50厘米,667米保苗5000-5500株。移栽前需要人工进行铺膜,膜要铺平拉直,并保证土壤墒情。移栽后需要连续浇三水,5月21日浇第二水,5月27日浇第三水。中耕二次,第一次深度为8厘米,第二次深度为10-12厘米。蹲苗15-20天后进行炼苗,待移栽。
在猪大肠辣椒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人工除草和浇水。当幼苗长到3-5片真叶时,需要进行人工拔草和浇第二次水。为了促进幼苗健壮、根系下扎,可以再撒一层营养土,并进行蹲苗。蹲苗15-20天后,需要加大通风进行炼苗,并注意浇水时不能串沟,防止病害的发生。结合浇水,667米撒施尿素10千克,每隔10天施一次肥。
猪大肠辣椒的主要虫害是地老虎,预防越早越好。第一次中耕后就进行防治,用敌杀死20克/667对水20千克,预防效果很好。如果地老虎发生严重,用辛硫磷200克/667千克,人工进行根部周围喷施,防治效果达100%。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疫霉病,5%的菌毒清对预防疫霉病防治效果最佳。
猪大肠辣椒的种植技术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1、猪大肠辣椒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管理的辣椒品种,其种植条件相对宽松,管理也相对简单,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种植技术。
2、目前,网络上有许多关于猪大肠辣椒的种植技术信息,也有许多成功的栽种案例和种植方法,因此可以极大地帮助初学者掌握种植技术。
除了以上种植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想要成功地种植猪大肠辣椒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因素,如选址、施肥、浇水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重视,最终才能实现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辣椒种植拉长拉直技术揭秘?
1、种植时株距不宜过密,必须确保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当叶片过密时,适当摘掉一些老叶,但不宜摘 得过多。
2、水肥要供应及时,但在初花期不能浇水,也不能施肥,等到瓜条长到8-10厘米长时,这个时候是瓜 条长势快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浇水和施肥,否则容易形成弯瓜。
3、前期每株结瓜不宜过多,并要及时采摘,以免叶片老化过快形成弯瓜。
4、及时摘除上面的卷须。
5、用芸苔素内酯兑水3000倍在开花期和坐瓜期各喷一次。
6、使用拉直膨大素!
米辣椒的种植技术?
小米辣种植以选择新开垦的中等肥力地块为宜,土壤要求微酸性,水源清洁无污染。
1、地选择
小米辣茬口差,易感病,怕涝,病害集中发生在开花结果期,常是同一块地、同一植株、同时受多种病害侵染,小米辣以选择新开垦的中等肥力地块为宜,土壤要求微酸性,水源清洁无污染。若用老耕地,需及早翻耕晒垡,并用秸杆、杂草或草皮充分烧土熏垡。
2、栽培规格
6尺开墒,5尺的墒面,3行栽植,行距0.25米,土壤肥沃田块单株栽培2500―3000株,山地水浇地双株栽培。
3、肥水管理
辣椒喜温,生长适宜温度25―30℃,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适宜范围广,苗龄60天左右,叶片4―6个叶即可栽培。
(1)移栽:深翻晒垡,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深翻入土或亩用复合肥20公斤,施于穴中,再进行移栽,移栽后覆盖地膜。
(2)中耕管理:移栽成活后浇1:20清粪水+碳胺5公斤/亩兑水浇施1―2次提苗。于开花前施用复合肥25公斤+尿素15公斤兑水浇施一次,以后每***两次果后追肥1次,浇一次透水。
4、病虫害防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线辣椒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线辣椒的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