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芨种苗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芨种苗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芨怎样播种?
白芨种植有南北之风,北放种植以大棚为主,南亢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区主要防干,南方地区主要防水,防晒,北方地区3一5月种为好,南方地区9一10月种为好,加強田间管理是关系胜敗的关键。
白芨育芽技术全过程?
1、培土
育苗先培土,白芨的根系不深,对于透气的需求比较高,而土壤好则会把白芨给闷死,所以先调整土壤的通透性,给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空间。这个通透性可以通过添加沙子实现,也可以用水冲洗一次,适当的减少土壤的粘性。种植前再用肥料养土。
2、播种
播种前要确保种子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因为种植进土壤以后水分相对没有好吸收了。***埋在土层表层,不压挤形成自然的状态就好,因为随后会浇水,水下渗的时候会把土压紧一点的。***一定能要被土层完全覆盖,不能有***,不然容易死亡。播种时要注意力道,不要用手挤压***,压坏了就没法发芽了。
3、管理
育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0℃上下为好,这个温度其***活性相对较高。播种后要勤快的淋水,不能让土壤干燥起来。如果怕水流堆积的可以在育苗床下面开个口子,让积水流出,如果每次浇灌时都有积水流出,那么就说明水浇多了。这个时候对于光线的需求不高,但是可以适当的照射一点,千万不能让光直射到苗床,这会导致温度激增而引起死苗的情况。
4、定植
育苗完成后就是可以开始定植了,定植的时候最好选择温度连续几天比较稳定的时候,且要避开晴朗天气,不然早阳光的暴晒下,这些苗基本没救了。每棵苗覆盖的土壤只没过根部,多了不好,坑底少量放置一些肥料,前期白芨苗从土壤获取的养分是很难满足自身生长的。定植完成后要注意巡视,看看是否有种苗出现异常,发现了就要及时处理补苗。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种植用***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白芨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
白芨根系发达,长速较快,疏松的肥沃土壤才能保证它的茁壮生长,所以要选择肥力充足、疏松透气的土壤栽培白芨。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阴湿地块,先翻耕土壤20cm以上,每亩施入堆肥或者腐熟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2、播种移栽
一般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时间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首先将白芨种块进行切块,切口用草木灰或石灰粉消毒,然后按株距30cm×20cm进行播种,当幼苗生长到3~5cm时可以进行移栽,一般有原球茎的幼苗均可移栽存活,存活率可达90% 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芨种苗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芨种苗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