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产品电商价格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农产品电商价格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农村,种植农产品的农民是最辛苦的,但价格却被中间商压低了,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多谢邀请!我认为还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解决农产品卖难,农不不增收的问题。
农产品销售环节冗长,我国农村常居人口仍然有5.64亿,农业生产主体仍然是2.3亿小农户,农产品销售需要5——6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每个环节加价30%——50%,经过6个环节,农产品价格就非常高了,如果苹果在果农手中收购1元/斤,到终端消费客户手中可能需要10元/斤。在农产品销售上,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总是依赖中间经销商、经纪人,没有中间商农民就不知道怎么销售了。在利益分配上,农民被早早踢出利益分配集团了,农产品即使卖出天价,也与农民没多大关系了。
传统农民只懂种植,不懂营销,不懂自主销售,不关心市场行情,不了解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加强职业农民培训,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股份制企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让农民把农产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厨房餐桌上。
农民要学会经商,学会营销,学会利用网络电商平台,主动的去闯市场,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利用专卖、连锁店、超市平台。***取直销方式销售农产品,***取订单农业种植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各合作社、农业公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家庭农场要把中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上来,带领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使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企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资产作用,到农村设点收购,国有粮库、粮站,闲置资产要盘活,敞开收购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得实惠,参与利益分配,使农业种植利益最大化。加大农业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种植补贴标准,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深加工企业发展,补贴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收购农民种植的农产品。
现在农村小型种植户养殖户群体数量大,销售过程中各自为战,造成农产品销售散而乱,市场竞争力和谈价筹码弱。
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小型种植养殖户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增强农产品销售中对市场的风险抵抗力和议价话语权。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要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所需要的功能。具体功能可参考以下几点:
1,集货功能,是指对主体内成员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进行***整合。
2,分级功能,由于农产品种类广泛都要进行适当分级,分级的好处既可以保证消费者的需求,还保证了农产品质优价廉开减少了浪费。
3,储藏功能,多数农产品是有季节性的,而消费者的需求是连续性的,现在市场对反季节农产品需求很大,这就需要配套储藏设施。
4,加工功能,农产品的加工可以使产品更加吸引顾客,让产品在市场更有竞争力。
5,包装功能,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产品的销售和价格跟好的包装有很大关系。
6,运输功能,农产品的运输作用可以改农产品的空间位置,合理的选择农产品运输方式,路线,和工具,可以快速的进入市场,并及时取得商机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作为种植农产品的农民,要想让自己的有更大的收益,决不能吃祖宗和当地特殊环境的老本,加强对品种的改良,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加工工艺等,这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所在。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其次,一般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研究发现,一个产品的价值60%来自于包装,因为消费者有时候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质,往往借助于包装形象、文字说明、生动展示才能感觉到,这一点却是许多农产品经营者所忽视的。对内包装而言,有必要制作一些精美的折页和手册,或者小的工艺品,介绍产品和产地的人文背景、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信任与好感。
最后,比如生产苹果的农民,完全可以在包装苹果的包装纸上印有一些:苹果排毒,天天吃苹果不用看医生”科学常识和民间谚语,消费者每天在吃苹果,都会强化他再次使用的行为,进而成为产品的重视消费者打下基础。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产品电商价格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产品电商价格问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