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蹄笋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马蹄笋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蹄笋高产技术?
马蹄形竹笋一般是用一岁的母竹种植的。母竹应该从健壮无病的竹子丛中挑选。所选母竹应位于竹丛的边缘,因为边缘竹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芽眼饱满,树桩曲率大,便于挖掘。
马蹄形竹笋的种植时间控制在竿芽萌发之前,一般3月中旬至4月中旬最好有阴天或下雨。它也可以在晴天移植。种植后需要灌溉2-3 天。
在干燥的天气里,灌溉不仅应用在根部附近,而且应用在母竹顶部的竹缝中,以防止竹竿开裂和对侧芽生长发育的损害。母竹放入土壤时,竹桩不应与底肥接触,然后土壤应分层填充,填充应坚实,根系应与土壤紧密接触。
浇水后,土壤应该疏松形成馒头,以防止积水腐蚀树桩。覆土比母竹的原始土壤高10厘米。干旱山区造林时,可加入适量保水剂,提高造林成活率。
马蹄笋是几月种植的?
马蹄笋种植1、种植时间为2至3月份(立春至惊蛰)。
2、山坡地及土壤肥力不足的,种前应施底肥,每穴施30斤腐熟人粪,后盖上层土。
3、竹种最好要带土移植,移位后的竹种至多不应超过5天,要种下土。
4、竹种要斜插下穴,与地面成70度角,竹种刀口方向朝日照最强位置,下种后用土填平穴位,露土竹茎应保留3个节位左右。
5、晴天种竹要浇水,以提高成活率。马蹄笋(别名:Bambusa oldhami)属禾本科竹亚科莿竹属丛生竹种,为合轴型丛生竹的笋用竹,是中国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因其笋形似马蹄,故称“马蹄笋”。其口味清爽、营养丰富,具有清凉解毒、美容保健等保健价值。 上市时间为每年6—10月。
2-3月份
马蹄竹又名绿竹,属禾木科慈竹属,为合轴型丛生竹。马蹄笋口味鲜美甘甜,据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多种维生素等有机物营养物质,以及磷、铁、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防癌之功效。
马蹄笋南方可以种植吗?
可以,马蹄笋不耐寒冷,所以都分布在南方省份,如闽浙,两广及台湾等,但出产量最多的还是在闽浙地区,而且这两省的马蹄笋味道不苦,属于笋中上品。它的吃食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传说,当时的竹子都是野生,长了很多竹笋,农民们到山里干活饿肚子了,看着这些竹笋长得幼嫩可爱,就挖取一点来充饥,没想到不仅没有中毒,而且味道还很鲜美,于是就趁机从山里挖了一株带回来种植,从此竹笋的价值就被传开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蹄笋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蹄笋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