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泥鳅养殖一亩
一亩地能养殖40-50万尾泥鳅。泥鳅水花苗一般一亩地下可养40-50万尾,下苗后四个月即可长成商品泥鳅规格;而寸苗一般一亩地下可养6-8万条,下苗后三个月即可长成商品泥鳅规格。
一亩地能养殖5~5万株泥鳅。一亩地投放500公斤5~8厘米大小的泥鳅苗,每公斤约150株,每亩投放苗数为5~5万株。水泥池单次养殖放养量相对较大,每亩5cm~8cm左右的苗木3万株左右比较适中。
泥鳅养殖一亩地需用鳅苗5-10万尾左右。一般情况下,泥鳅的养殖密度每亩池塘可放3-4cm长的鳅苗5-10万尾左右。
泥鳅的养殖技术
1、养殖泥鳅的稻田,要避免使用石灰,并少施农药。为了提高泥鳅产量和起捕规格,应适当投饲施肥,一般投喂米糠、麦麸等,也可适当施用人畜粪。秋季收稻后,可灌深田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将泥鳅捕获上市。
2、场地:养殖泥鳅需要准备干净、消毒过的池塘,一般使用生石灰溶液消毒。选种:现在优良品种的泥鳅放入池塘。喂食:定期喂食,一般使用豆饼、酒糟、麦麸等饲料。
3、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放养前消毒、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鳅种放养前可用8到10厘米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到15℃时浸洗20到30分钟。每平方米放3-4厘米的泥鳅种50到60尾。
4、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食情况自行确定。
5、泥鳅的养殖技术:基本条件、清塘消毒杀菌、养护。基本条件:水源充足、水体清爽无化肥等环境污染。进排水管道便捷,规定进排水设备分开。底呈中性化或酸性。养殖场周边环境舒适,供电系统设备正常的。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有稻田改建,泥鳅放养。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选择养殖田、田埂加固、挖沟、护田、及时放苗、喂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