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竹荪大棚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竹荪大棚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棚里竹荪一年可以种几次?
2-3次。竹荪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年分春、秋两季种植,两个半月即可收获,采收期达40多天。
按一亩地种植300平方米竹荪计算,年均亩产竹荪可达100公斤以上, 亩产值能达到33000元左右,毛算利润在16000元到20000元之间,效益是种植麻竹笋的好几倍。
可常年栽培
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温条件下,每年可以栽培2次。上半年为2月至3月上旬种植,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可分化现蕾,5月至6月中旬可以***收。下半年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种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可分化现蕾,11-l2月***收。如果室内有控温设备,则可常年栽培。
大棚里种植竹荪可以多次,但是具体次数取决于您的种植技术和环境。一般来说,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都比较稳定,这有助于竹荪的生长。如果您想要更多的产量,可以考虑增加种植次数。但是请注意,过多的种植可能会导致竹荪品质下降。
大棚种植的鲜竹荪亩产多少斤?
鲜竹荪亩产2000斤
竹荪亩产值高,管护方便,种下去只要隔几天浇一次水,一年可以循环***收多次,亩产鲜竹荪在2000斤左右。
大棚栽培竹荪的生态化仿野生种植方法:在棚下当中栽培,通过有机肥发酵,用竹枝条,竹蔸、竹叶、树枝再加入部份竹屑做培养料,长出的竹荪就跟野生竹荪差不多。这种方式以林代木,以草代木,将竹屑这些废弃物重新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还可以反补林木,起到疏松改良土壤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竹荪可以人工养殖吗?
可以
竹荪是可以人工种植的。
栽培竹荪的关键是湿度控制。 在菌丝的生长阶段中主要应该做好保温保湿,菌丝生长最适合的温度是24℃,它在温度为33℃或小于12℃的时候停止生长。环境干旱的时候,应将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0%左右,以防适当喷水、喷水的时候导致土壤板结。一旦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大于26℃时,就要打开薄膜降低温度,中午可以打开塑料大棚的四角形进行通风。
1.
竹荪是可以人工种植的。
2.
目前竹荪种植技术成熟,各种品种的竹荪都能人工种植,从外观上野生竹荪和种植竹荪没有差别,人工种植竹荪的整体品相要好于野生竹荪,野生竹荪因为是野外生长,大小参差不齐。
红托竹荪工厂化种植怎么样?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随着近年来红托竹荪的产业快速发展,工厂化制作菌包后覆土栽培成为红托竹荪的主要生产模式,目前国内红托竹荪栽培工艺的主要为使用圆柱形聚乙烯塑料容器通过手工或机械化设备灌装培养基料后经过常压100摄氏度灭菌48小时冷却制作撑菌棒转移到接种室后接种,转移至培养库培养100-120天后覆土栽培。该工艺自动化程度不高,与目前我国金针菇、真姬菇等工厂化栽培具有较大差距,其模式的缺点如下:
1、人工成本高,该生产模式通过机械装袋后,由于使用的是圆形包,后期的接种无法实现机器定位,只能***用人工接种,导致整个过程中人工成本较高。
2、能耗高,目前国内***用的圆柱形性塑料袋材为聚乙烯,其不耐高温,且通常***用100℃48小时灭菌能耗消耗大;
3、占用培养空间多,圆柱形菌棒多***用立棒在方形框中,菌棒摆满后中间有较多间隙,圆柱菌棒层架式培养,一般每个库房(6M*9M*6M)仅能放置2万个菌包。
4、培养周期长,***用圆柱形聚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菌棒容器,装料后只能在圆柱的上方接种(直径17cm,约226cm2),接种面积小,菌包发菌速度慢,通常情况接种后需要3-4个月才能长满。
5、后期栽培覆土量大,制约产业发展,***用聚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圆柱形菌棒,培养结束后,每个菌棒覆土量为8公斤,按照每个大棚约5000个菌棒计算,每个大棚需要用土量约为20吨,地区土壤***有限,用土量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荪大棚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竹荪大棚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