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连种植技术和产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黄连种植技术和产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连怎样种植才高产?
"黄连怎样种植才高产?"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有句农村很出名的俗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足够说明,黄连的味道极苦。但还有一个成语叫"良药苦口",黄连便是这良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目前,黄连的市场价格很高,均在100元/kg以上。而亩产量在180元/kg,总产值可以达到18000元。如果进一步提高黄连产量,产值就可以更高。
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黄连的产量呢?要实现黄连的增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黄连以根茎入药,要实现高产,必须要保护好黄连根部。特别是在苗期,至少需要进行3~5次中耕除草。幼苗移栽之后,还需要再进行2~3次中耕除草。有些注意事项,一是,在雨季过后,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之下进行浅耕,避免伤害到黄连根部;二是,杂草要清除干净,以减少养分消耗。
黄连市场价格贵,但是种植周期比较长,至少5年的时间。那么,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面,具体的施肥方法如下:
播种的时候,使用干细腐熟牛马粪便与种子搅均播撒于畦面;在黄连秧苗移栽之后,三天之内施肥一次;在黄连移栽当年的9~10月份期间,施秋废;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每年施肥2次,即2~3月份施春肥,9~10月份施秋肥;到了第五年,进入采收期,需要再施一次春季肥。
黄连对于光照的强度要求有些特别。在生长的第一年到第三年之间,它对光照的需求量不大。这个时候,需要搭建一个遮荫棚,避免强光影响到黄连的生长。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可以慢慢降低遮阴度,逐步增加光照强度,确保黄连可以正常生长。
感谢邀请!
黄连作为一种名贵的药材,随着中草药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欢!近年来随着行情的上涨,更是有不少人在人工种植黄连!但黄连的生长期长,种植要求比较高,管理不好的话可能没有收成,因此,黄连的种植技术就成了关键,接下来三农君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黄连的种植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黄连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自然野生的一般在1000~1800m的高山区,需要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不能经受强烈的阳光,喜弱光,因此需要遮荫。黄连的根浅,分布于5~10cm的土层,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pH5.5~6.5,为微酸性。喜欢长在海拔1000~2300米间的高山寒湿的林荫下。
因此,人工种植的环境尽量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令黄连更好的生产。
黄连主要用***进行繁殖。一般为每年的5月上旬***成熟***收后,选择阴凉较平坦的山坡用树枝搭荫棚,雨水能自然淋入棚内,挖20cm深地作窖,将***与湿沙在窖内层积贮藏。经早晚及秋季低温,胚逐渐发育形成。到了10~11月间***裂口后撒播于高畦,每公顷播***22.5~37.5kg,用牛马粪覆盖。到了次年2月下旬在畦面搭矮棚遮荫,3月初出苗,拣去畦面落叶,并除净杂草。
播种后第3年的3月间苗圃幼苗已长出4~6片真叶时移栽,行株距10cm×10cm,栽深3~5cm,每公顷(15亩)栽苗75~90万株。移栽3~4年的黄连,每年除草3或4次。从第2年起,除留种植株外,均应及时摘除花苔。
黄连栽植后,立即撒施少量牛马粪及熏土称刀口肥。每年早春、夏季***收获后及冬季10~11月间各追肥1次,春夏以氮磷等速效性肥料为主,冬肥以牛马粪及熏土为主,施各肥后应培土。第1、第2年培土约1cm,第3、第4年2~3cm。
黄连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人工种植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以及湖南、湖北等地。如果黄连要高产,田间管理就是关键,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苗期管理
黄连在播种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将覆盖在土壤上层的地膜或稻草揭除,以免影响黄连幼苗的生长。在这段时间,我们要观察田间土壤的湿度,合理的进行浇水,促进幼苗的生长。等幼苗生长出两三片真叶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间苗。还有就是我们在黄连出苗之前就要搭建好遮阴棚,以免出苗之后光照强度过大,晒伤幼苗。
2、补苗定植
一般等黄连幼苗生长到八到十五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匀苗、移苗以及补苗的工作,简单的来说就是定植。我们在移苗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将苗地的部分幼苗进行匀苗,然后其余的幼苗再进行栽种,但在栽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死苗现象,所以我们每各一段时间就需要去观察幼苗的成活情况,及时的进行补苗,以保证田间齐苗。
3、中耕除草
黄连在幼苗期间,至少需要进行三到五次中耕除草,而等到幼苗移栽之后,一般就只需要两到三次即可。为了不影响黄连的生长,我们通常都是在雨季过后,种植地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下进行浅耕,这样不会伤及黄连的根部。其次就是在杂草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人工将杂草拔除,或者是进行中耕,将杂草清除,减少养分的消耗。
4、科学水肥
在黄连幼苗生长期间,我们需要追施三次肥,主要是以粪尿水进行浇灌,并且要控制粪尿水的浓度,最好是低浓度的,以免造成烧苗。移栽之后我们需要先追施一次稀粪水,等到春季用速效氮肥进行追施,然后就是要等到秋季追肥了,秋肥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肥量不宜过大,但也要保证黄连生长的需求,一般控制在三千斤左右。
5、调整遮阴
种黄连的技术方法?
种植黄连的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土壤选择:黄连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通常选择PH值在5.5-6.5的土壤进行种植。土壤应当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
2. 地块准备:选择适合种植的地块,清除杂草和杂物,进行耕地、平整土壤。
3. ***处理:黄连的***需要进行处理,包括浸种、破种等方法,以增加发芽率。
4. 播种:在土壤准备好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和垄距进行黄连***的播种。一般情况下,黄连的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
黄连种植方法?
选阴天或晴天栽植,不可在雨天进行。雨天栽种常将畦土踩紧,秧苗糊上泥浆,妨碍成活。行株距10厘米,正方形栽植。每667米2可栽秧苗5.5万~6.6万株,用小花铲黄连刀栽植,深度视移栽季节、秧苗大小而定。春栽或秧苗小可栽浅些,秋栽或秧苗大可稍栽深点,一般栽3~5厘米深,地面留3~4片大叶即可。
雅连搭棚于整地后进行。以透光40%为宜。春、夏、秋季均可移栽。春季在2~3月移栽,成活率较高,为最佳时期。秋季以立秋前后8月上旬栽种为宜。行距10厘米,株距10~13厘米,使芽苞入土3厘米。栽时不能损伤芽苞。每667米2栽秧5万~6万株。栽后把棚盖材料铺在畦面上,第二年雪化后上棚。
云连以春栽为好,但也有于秋季8月进行的。栽苗深度以叶片不入土为宜,切忌弯曲。行距12~16厘米,株距6.6厘米左右。每667米2约栽3万株。
1.选择春、夏、秋三个季节,采摘成熟饱满的***,在阴凉平坦的山坡上挖二十厘米深的地窖,用湿湿的沙子将***埋在地窖内,如果山坡不够阴凉,要搭棚子防止阳光照射,然后静待黄连***发芽。
2.在高处平整地方做畦,畦上也要搭棚遮蔽阳光,但要让雨水能够淋进来,***出现裂口后播种,然后用牛粪或马粪加以覆盖,大约三个月后,***出苗,出苗后的黄连要勤于管理,清除里面的杂草,让苗茁壮成长。
3.苗期应施肥促其生长,施肥时使用能迅速发挥作用的氮肥,过冬时,在苗上撒上腐殖土或牛马粪,增加温度,为苗保暖,防止苗冻伤或冻死。
4.播种后第三年,小苗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具体时间以长出四片到六片叶子为宜,可以成片栽种,也可以***用套种的方法,套种的植物有桑、麻,还可以和高大的杉树、松树等栽在一起。
5.如果黄连套种的是玉米,在玉米成熟后,将玉米秸秆留下,编织成棚状,能够为黄连营造阴凉的生长环境,如果是在松树林中,松树长起来后,会为黄连营造一个天然的阴凉环境。
6.收获黄连后的林间地面,还可以继续种植,种植前将地面修平,施足底肥待栽,栽后第二年,除了留种的不摘花苔之外,其余的都要摘除花苔,以确保营养的集中,黄连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连种植技术和产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连种植技术和产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