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吴芋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吴芋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材吴茱萸怎样种植才高产?
吴茱萸分大、中、小花3个品种,以其幼果入药,具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之功效。
下面,我们就说说吴茱萸的高产种植方法。
一、生物学特性
吴茱萸喜温暖、半阳半阴的气候环境。可以栽植在低山丘陵、山坡和地坎边,也可成片栽于大田中。要求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佳。
二、繁殖方法
吴茱萸的繁殖方法可***用种子、分株、扦插等多种方法进行。不过,许多人都喜欢***用分株繁殖法。
在冬季落叶以后,可选择健壮母株,在母株周围70厘米处刨开表土,可看见侧根,用刀在根上每隔5厘米砍一伤口,切后覆土盖好,并浇1次稀薄人粪尿。翌年春天时,切口处即可长出新苗,待幼苗长到7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
三、移栽方法
立春至惊蛰之间为移栽的最佳时期。可按2米~3米的距离进行挖穴,将穴深、穴宽控制在0.5米~0.7米左右。每穴中施入土杂肥10公斤~20公斤。每穴栽苗1株,栽后2~3年即可挂果,5~6年后可进入盛果期。
吴茱萸的产量及栽培?
在初春期间直接扦插就能成活。扦插应用1-2年生的枝条,必须是生长健康的,且也不能被病虫侵害过。插条上面需要保留3个芽眼,整段长度在20cm左右就行。下端处要切成斜的,上端则是要平剪,最后***土中2/3的深度,按实土并浇透水等它生根就行。
吴茱萸的亩产量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种植技术、外界的自然环境等因素。
吴茱萸一般三年就能结果,进入盛产期之后其干品的亩产量一般为200公斤左右。
以下是我的回答,吴茱萸的产量及栽培方法如下:
吴茱萸的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的种植技术、自然环境等。在理想的种植条件下,吴茱萸的亩产量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
关于种植方法,可以***用扦插育苗和伤根分蘖繁殖两种方式。
扦插育苗:可以选择4-6年生的、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单株作为母株,于冬季或早春2月上旬新梢萌发前,从母株上剪取1年生枝条,剪成20-25cm长,每段3-4个芽的插穗。削成马耳形斜面后,每50根扎成1捆,用GGR溶液浸蘸切口1-2cm处,晾干。然后在插床行株距105cm的地方先用细木棒打孔,再将插穗插入孔内,深度为穗长的1/2-1/3。压紧、浇透水1次,并加盖弓形塑棚增温保湿,等生根发芽后拆除。培育1年后,苗高50cm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
伤根分蘖繁殖:在冬季或早春萌发前,选取4年以上的母株,将植株根际周围泥土扒开,在较粗的侧根上,再用刀离根基7-9cm处砍伤,施以土杂肥,覆盖薄土。1-2个月后,伤口处会萌发根蘖苗,培育1年后,苗高50cm以上时,即可带根挖取,另行定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吴茱萸亩产量一般在150-600斤左右,***质量好坏、树龄大小、气候以及后期的种植技术都会影响其产量,种植过程中积极施肥并做好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适当提高其产量。
吴芋子的别名?
吴芋子,学名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
吴茱萸适应性强,多数土壤均可种植,在移植前应暴晒土壤,施足基肥,移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再追肥,当幼树高至80至100厘米时开始整枝修剪。管理:适时中耕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春萌发前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施肥量随树龄而定,三年生每株施有机肥10~25千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吴芋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吴芋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